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资讯 > > 正文

房玲等:华侨城归母净利润亏超百亿,“投资口袋”明显收紧 每日速递

2023-04-13 21:59:34 来源:中新经纬 分享到:

中新经纬 4 月 13 日电 题:华侨城归母净利润亏超百亿," 投资口袋 " 明显收紧

作者 房玲 克而瑞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总监


(相关资料图)

汪慧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

作为国内最早专注文旅产业的华侨城,其最新发布的 2022 年财报显示,公司净利润、归母净利润均显现超百亿元亏损。而华侨城的巨额巨亏,也引起市场一片哗然。

累计销售签约 552.72 亿元,行业排名上升

华侨城的商业模式是 " 旅游 + 配套住宅 ",在盛行勾地的年代,华侨城轻而易举低价拿地建设开发,再通过主题乐园经营投入,带动区域热度和成熟之后,再高价售房。

与大多数房企不同,华侨城盈利红利来自两部分:一是主题乐园经营收入,二是地产销售收入。

2022 年,华侨城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额 552.72 亿元、签约销售面积 266.55 万平方米,分别同比下降 33.0%、33.2%。面对低迷行情和疫情冲击,华侨城作为央企,品牌吸附力具备一定比较优势,整体跌幅低于行业百强平均水平。根据克而瑞全口径销售排行榜显示,行业排名从 2021 年第 50 名上升至第 35 名。

2023 年以来,市场呈现 " 点状回暖 " 迹象,但公司较多项目短期仍面临较大市场压力。

2022 年,华侨城总计有 76 个楼盘及少数尾盘在售,主要分布在 36 个城市。具体从销售结构来看,签约销售额主要来自一二线城市,合计占比达到 78.8%,核心贡献城市包括深圳、成都、上海、苏州等。其中上海侨盈欣苑、成都信和御龙山两个项目销售额均超过 60 亿元。

投资显著收紧,可开发规模缩减近半数

2022 年,华侨城按照 " 以收定投 " 原则,聚焦核心城市热点板块推进新项目投资。报告期内,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5 个,包括合计计容建筑面积为 37.0 万平方米,土地总价款为 26.7 亿元,权益对价 14.5 亿元,整体投资较 2021 年显著收紧。

截至 2022 年末,华侨城累计剩余可开发计容建筑面积 1151.9 万平方米,较 2021 年末减少 48.8%。

从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分布结构来看,一线城市占比 1.8%,二线城市占比 40.6%,三四线城市占比 57.6%,2021 年以上各占比分别为 4.8%、50.0%、45.2%。2022 年在一二线城市的合计占比相较 2021 年,减少了 12.4 个百分比,这或会影响到未来产品供应结构变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市场预期仍不明朗,短期内三四线城市文旅项目去化仍将面临较多不确定性,公司仍需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。

归母净利润亏损超百亿,深陷盈利困局

报告期内,华侨城营业收入为 767.67 亿元,同比下降 25.17%;实现毛利润 175.30 亿元,同比减少 34.64%;综合毛利率为 22.8%,同比下降 3.3 个百分点。

具体从两大主营业务表现来看,旅游综合业务收入为 272.2 亿元,同比下降 37.2%,毛利率为 24.5%。房地产业务收入为 493.7 亿元,同比下降 16.3%,毛利率为 21.9%。

净利润、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,分别亏损 127.67 亿元、109.05 亿元,净利率为 -16.6%,归母净利率为 -14.2%。

究其亏损的主要原因,我们认为主要在于:一是房地产市场下行,结转规模下降,且部分项目由于降价促销,利润空间收窄;二是受疫情冲击,文旅市场低迷,经营效益遇困;此外,长期股权投资、资产减值、资产处置等因素也不容忽视,2022 年华侨城长期股权投资亏损额达到 24.6 亿元,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加剧,高至 127.1 亿元。

整体来说,华侨城盈利面临较大的困境。截至 2022 年末,华侨城合同负债为 546.7 亿元,较 2021 年末减少 40.7%。合同负债覆盖营收倍数为 0.71,低于 2021 年末的 0.90 与 2020 年末的 1.08 数值,呈走低态势,这意味着未来公司的房地产业务营收实现保障系数较低。对华侨城而言,谋求片区综合开发模式突破尤为重要,此外也要保证新增项目质量,确保效益兑现。

净负债率上升至 85.9%,融资成本不断优化

2022 年,华侨城主动进行债务管理,通过长短期债务置换、债务规模管控等措施,推动资本结构持续优化。年内,对短期及一年内到期债务置换超过 400 亿元,预计节省利息约 7 亿元。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优化,从 2021 年末 4.46% 降至 4.23%。

截至报告期末,总有息负债余额为 1280.6 亿元,较 2021 年末减少 110.9 亿元。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,一年内到期债务为 212.8 亿元,占比 16.6%;1-2 年到期债务 335.0 亿元,占比 26.2%;2-3 年到期债务为 409.6 亿元,占比 32.0%;3 年以上债务为 323.2 亿元,占比 25.2%。尽管较 2021 年,两年内到期债务合计占比有所降低,但仍超过四成,偿还压力较大。

从 " 三条红线 " 指标来看,公司的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 1.49;净负债率为 85.9%,较 2021 年末上升 26.6 个百分点;扣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为 69.9%,也较 2021 年末的 68.2% 进一步走高。

整体来说,尽管公司显现巨额亏损,但后期仍具备一定发展稳健性,企业当前仍需积极主动进行债务管理、改善结构,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系数。 ( 中新经纬 APP )

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,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,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。

责任编辑:李惠聪

作者:付健青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东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